2023年中国经济能回暖吗_2030年的中国经济

2023年中国经济能回暖吗_2030年的中国经济

1.2023年下半年经济会好转吗

2.明年的经济形势会好转吗

3.历史行情显示新年首个交易日涨多跌少,2023转折之年来了!

4.银行业务回暖主要是哪些原因?存款利率会不会上涨?

5.2023年货币展望:超额流动性退潮

2023年中国经济能回暖吗_2030年的中国经济

2023年下半年经济会好转吗

       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全球经济形势、企业投资和市场需求等等。未来的情况也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可能影响半年经济的因素有:

       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这是衡量经济活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如果GDP增长率高,通常意味着经济表现良好。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从而挫伤消费者信心并减缓经济增长。

       3、外贸平衡。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有助于经济增长,因为这意味着该国在国际市场上表现良好。

       4、就业率。就业率高有助于提高消费者信心和个人收入,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5、利率。利率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高利率可能会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减缓经济增长。

       6、政策变化。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对经济表现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政府减税可能刺激消费和投资。

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全球贸易关系的不稳定性、形势紧张、关税的加征等因素都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影响2023年下半年的经济形势。

       2、政策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等都可能对经济形势产生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可能通过减税和财政刺激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加税则可能导致消费和投资下降,进而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3、能源需求:全球能源需求将直接影响能源市场价格,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一些国家可能会加大清洁能源开发以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这将对油价产生直接的影响。

       4、科技进步:新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例如,人工智能、5G技术等科技进步将引领未来经济的发展。这将对创新产业的形成、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力资源的需求产生影响。

       5、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气候变化都可能对经济形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天气灾害和自然灾害可能会引发物价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供应链中断等问题,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总之,经济形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上只是其中一些可能对2023年下半年经济产生影响的因素。

明年的经济形势会好转吗

       2023年经济形势会上升。

       随着全球逐渐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2023年的经济形势将呈现出复苏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各国领导将加大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促进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全球领导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此外,全球领导还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就业和消费。这将有助于提高全球经济的增长率。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将逐渐复苏,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将加剧,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各国领导应该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经济形势降低的原因

       人口老化和生育率极低,人口减少都会造成经济形势下降。长期来看生育率降低是正常趋势,但各国的生育率低还受到贫富差距、底层生活无望的影响。所谓少生不生、幸福一生!只有降低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给与生活希望,提高生活水平才能解决生育率过低问题。

       各国的贫富差距也比较大,大多数人一直缺乏足够保障和收入,消费能力低。各国前期主要靠房地产和领导投资在拉动消费和生产。但共同富裕必须和加强法治结合,否则按路径依赖的做法,只会加大各国企业家的恐惧。

历史行情显示新年首个交易日涨多跌少,2023转折之年来了!

       关于明年的经济形势,不同的观点和预测有所不同。一方面,国内外的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中国经济将总体回升,可能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资源要素条件也可以支撑。另外,今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低于预期,这可能会导致明年的经济基数相对较低,从而使得明年只要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从统计角度来看,数据就会比较高。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明年物价可能会持续上升,生活开销居高不下,这可能会对经济形成一定的压力。而且,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明显下滑,这可能会对我们的经济形势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明年的经济形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具体好转与否可能需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观察和判断。

银行业务回暖主要是哪些原因?存款利率会不会上涨?

       

        2022年国内资本市场有所回落,多个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新年新气象,2023年交易正式启航,多家机构预计今年行情大概率会逆转。此外从最近10年来看,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也是涨多跌少,值得期待。

        // 假期重磅大事一览 //

        1、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指出, 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引导平台企业金融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提升平台企业金融活动常态化监管水平。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2、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2023年将积极实施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的外汇管理政策。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更高水平的放管服改革、贸易投资便利化用汇、外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稳预期、稳市场、稳信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动和潜能释放,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外资稳存量扩增量。

        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具备较好基础和较多有利条件,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促进居民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4、金融稳定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28日。 金融稳定法草案明确,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是保障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基本功能和服务的连续性,不断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遏制金融风险形成和扩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5、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调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和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的货币篮子权重,新版指数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 新版CFETS货币篮子中,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权重均下调,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权重相应上调。另外,央行、外汇局决定,自2023年1月3日起,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至北京时间次日3:00。

        6、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表示,未 来A股并购市场可能呈现三大趋势: 短期来看,市场趋势与投资退出需求将进一步激发并购动力;中长期来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延续主渠道作用;未来并购市场将更加贴合中国资本市场特征,实现本土化、国际化、市场化多重发展。

        // 近10年新年首个交易日情况 //

        Wind数据显示,最近10年新年元旦后首个交易日A股表现不错。其中上证指数10次共有6次上涨,而深成指稍微弱一些,共有5次上涨。 涨跌幅度上,除了2016年元旦后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指跌幅较大外,其余新年首个交易日基本是小幅下跌,而上涨幅度较大,尤其是2017年以来,股指首个交易日上涨时,绝大多数时候涨幅都超过1%。

       

        // 2023年正式启航 //

        1月2日,中信证券指出,2023年是A股的“转折之年”, 1月全年战略配置期和战术入场期叠加,在全国疫情“达峰”后,将开启关键的做多窗口,建议提高仓位,配置上由12月的均衡配置转向偏成长风格。

        首先,1月全国疫情流行期“达峰”可能早于预期,基本面预期迎来拐点后修复空间大,基于基本面和政策趋势判断,1月是A股2023年重要的战略配置期。

        其次,2022年年末收官的市场成交和估值都明显偏低,今年开年内外资入场共振有望打破存量博弈困局,机构定价权将明显增强,结合市场估值和交易行为分析,1月A股将迎来战术交易层面关键的入场时点。

        再次,战略配置期与战术入场期叠加,全国疫情“达峰”后观察适应期结束,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将在1月开启,A股全面修复行情将由政策预期驱动的第一阶段,切换至业绩预期驱动的第二阶段。

        中信建投陈果、夏凡捷分析认为,目前来看,房地产融资政策逐步放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内需提振政策箭在弦上,整体而言,基本面短期内压力仍存,但长期改善确定性强。届时一旦信心重拾,居民资产负债表走向修复,风险偏好提升下积压的超额储蓄流至股市可期。

        预计2023年资金面的担忧将逐步得到缓解,有望转为增量博弈,同时考虑到估值水平决定反弹高度,当前A股处于历史低估值区域,具备估值上的优势,在估值因素和流动性因素的双重作用下, 2023年A股整体表现或较好。

       

        南方基金:转折之年A股开启新篇章。 在南方基金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最新策略报告中,对于2023年的资产配置,南方基金战略性看多股市。

        首先,市场端:市场估值低。 当前A股估值水平低于历史均值,投资性价比高。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当前大量行业的估值处于偏低水平。包括银行、非银、地产、建筑等。

        其次,供给端:企业盈利能力强。 本轮盈利下行周期即将接近尾声。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制造业是经济的基石,A股制造业公司占比达66%,市值占比达56%。虽然制造业处于行情低迷阶段,但行业ROE维持在7.6%左右,位于历史较高水平,显示制造业整体质地强于历史其他底部阶段。

        第三,需求端:消费有望企稳回暖。 2022年由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消费场景受限。2023年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叠加促消费政策,消费回暖趋势预计会持续巩固,为经济回暖奠定基础。

        对于2023的投资策略,战略看多、积极做多。 在外需承压的背景下,稳增长主要依托于内需,内需板块有望呈现估值和业绩的双击,重点关注消费和地产链。国内宏观经济将显著修复,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积极,地产链条、日常消费等内需板块有望大幅改善。随着经济基本面逐渐走出改善趋势,市场估值将从底部开启反弹的势头。

2023年货币展望:超额流动性退潮

       银行业务回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恢复。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市场需求开始增加,银行业务回暖。

       2. 货币政策稳健灵活。央行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流动性支持等,为银行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

       3. 银行业务模式转型。银行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通过线上渠道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至于存款利率是否会上涨,这取决于市场利率走势以及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当前,央行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灵活,存款利率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的市场利率和货币政策也可能发生调整,存款利率也可能会相应上涨。. 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恢复: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市场需求开始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也相应增加,银行业务自然会回暖。此外,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稳就业、稳外贸等政策,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 货币政策稳健灵活:疫情期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流动性支持等,为银行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措施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3. 银行业务模式转型:疫情期间,银行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通过线上渠道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例如,银行推出了更多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服务,方便客户进行转账、缴费等业务操作。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银行业务的效率和便捷性,也增加了客户黏性和忠诚度。

       至于存款利率的走势,它与市场利率和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目前,央行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灵活,存款利率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未来的市场利率和货币政策也可能发生调整,存款利率也可能会相应上涨。. 业务需求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金融行业也逐渐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银行业务需求逐渐增长。例如,国家推出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这种需求的增长也为银行业务的回暖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力。

       5. 全球经济复苏: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全球经济也开始逐步复苏。这种复苏为国内企业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机遇,银行业务也相应增加。例如,银行可以通过外汇交易、贸易融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至于存款利率的走势,虽然目前央行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灵活,存款利率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随着市场利率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存款利率也可能上涨。此外,当前存款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银行可能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适当调整存款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存款。

       券商策略

导读

       2022年居民风险偏好极低,大量储蓄蜷缩在安全资产,带来史所罕见的“超额流动性”现象。

       2023年居民部门风险偏好一旦修复,资产负债表企稳,那么“超额流动性”退潮,资产定价逻辑必将重构。

要点

       2022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特殊现象,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私人部门风险偏好急剧降温,政府超大力度加杠杆,资金利率维持在极低水平。

这一“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历史罕见金融条件,我们称之为“超额流动性”。

       超额流动性深刻影响2022年资产定价。展望2023年金融条件,绕不开的一个问题,超额流动性何去何从,资产定价因此会有怎样的变化?

超额流动性对2022年资产定价的影响,或被市场低估

       今年地产和疫情压制居民风险偏好,国家资产负债表面临收缩压力。政府只能加杠杆来延缓国家资产负债表衰退。

居民缩表而政府扩表,这种罕见组合,最终催化出2022年“超额流动性”。

       私人部门承接财政支出,本应将这部分资金转化为有效投资。然因私人部门风险偏好急剧收缩,居民资产配置选择风险极低的现金存款,最终流动性淤积于金融市场,表现为高于社融增速的“超额流动性”。

超额流动性加剧市场对低风险资产的渴求,同时也带来低利率低波动的资金面环境。这一金融货币条件便是今年二、三季度资本市场定价的重要变量。

超额流动性退潮,2023年货币市场流动性退潮

2023年超额流动性退潮,首先意味着资金面持续低利率低波动的状态被打破。

       2023年财政依然扩张,我们初步估测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10万亿,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将继续推进。然而2023年或不再有类似2022年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操作,类似今年6-8月国库投放引导资金面极松,这一情景很难在2023年复刻。

       再者2023年我们会看到更加灵活调适方向的央行操作,客观上资金面的利率波动也较2022年抬升。

超额流动性消退,2023年私人部门信用扩张且风险偏好回升

       地产和疫情,二者相呼交织,共同压制居民的风险偏好。2023年疫情政策持续优化,地产政策持续推进,居民资产负债表终将走出极度收缩状态,进入企稳甚至温和扩张状态。这意味着蜷缩在银行间的资金,将走向风险资产。

       这一过程我们会看到两个关键变化:第一,私人部门信用扩张,社融不再单有政府部门杠杆驱动,信贷结构会有明显优化。第二,一旦地产销售好转,居民资产负债表企稳甚至扩张,低利率低波动的资金面环境将逆转。

预计2023年社融增速在10.3%,高点或在二季度出现

       2023年主导社融节奏的关键是居民部门风险偏好何时企稳,关键的观察变量是地产销售何时企稳。我们预计地产销售大概率在二季度开始回升。

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形下,全年社融增速分别为9.7%、10.3%、11.0%。受益于低基数等因素,估计社融高点或落在二季度。

目录

正文

一、2022年货币信用回顾:大财政格局下,流动性超额

(一)财政收支主导狭义流动性演绎

与历史经验有所不同的是,2022年流动性演绎最核心变量在于财政,财政融资与支出节奏对流动性的影响贯穿全年,财政融资和支出的节奏影响了流动性的演绎。

第一段是流动性正常时期:即1-3月。

       财政融资力度大,资金利率难下行。尽管央行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开启了一轮降准降息,但资金面并未间明显放松,DR007始终在政策利率之上。

第二段是流动性偏宽时期:4-6月。

       财政支出开始大幅发力,资金利率走低。最为典型的是央行上缴利润,以配合大规模的财政减税降费,大量流动性由财政被动投放,资金面利率走低。

第三段是流动性极宽时期:7-8月。

       财政支出仍然保持强势,但财政融资节奏放缓,导致资金利率进一步下降,DR001一度低于1%,流动性转为极宽。

第四段是流动性由宽转紧时期:即9月开始之后。

       财政融资重新发力,主要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政策性银行投放信贷融资,同时财政赤字开售收缩,财政对流动性的虹吸作用逐步显现,资金利率开始逐步回升,最为典型的是同业存单利率从8月一路上行,10月以来多数时间保持在2%以上。再加上政策、监管等多层面的因素扰动,导致11月债券市场出现较大回调。

(二)货币端重在“熨平”流动性波动

今年以来货币端主动投放并不强,更多是起到熨平流动性波动的作用。

首先,货币端主动投放在年内出现明显“缩量”特征。

       随着资金面在二季度开始转松,财政大规模支出持续,资金面转为极宽后,央行主动投放力度明显减弱,逆回购每个交易日投放量由100亿缩减到20亿的规模。

       MLF续作也在年内出现“缩量”特征,一季度各月MLF均超量续作,二季度择时等量续作,进入下半年,多数月份MLF则是缩量续作。

       当时市场担忧是否意味着央行收紧流动性,但从实际结果出发,投放缩量可能是为了对冲财政投放,以避免导致流动性过度投放,造成流动性过松的局面。

其次,年内央行两次降准都与流动性调节关系不大。

       央行年内降准两次,一次在4月、一次在11月;但即使算上降准释放的资金,央行仍然是在净回笼资金,而之前几次降准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以11月降准为例,实际上降准是在MLF到期续作之后才宣布,而此时流动性相当宽松,隔夜利率甚至在1%左右,所以降准不仅仅只是释放流动性的考量,更多是为宽信用。

另外,央行增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再贷款再贴现、PSL等工具使用力度,这些工具对流动性的影响正在增大。

       截至2022年10月末,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负债规模约为12万亿,其中MLF余额4.55万亿,PSL余额2.8万亿,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余额合计2.5万亿。尤其是今年央行创设了多个领域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9月开始后PSL重新开始新增,这些工具也带来基础货币投放,也会对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对特定领域信贷投放压力较大的银行,具有较好的定向补充流动性作用。

(三)政府加杠杆是广义流动性的核心线索

今年以来信用端的核心主线是:政府部门加杠杆,私人部门信用持续偏弱。

上半年政府部门加杠杆的形式是发债,尤其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基本在上半年发行完毕。

       2022年上半年社融同比多增约3.2万亿,其中政府债券一项贡献了约2.2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在上半年集中发行支撑社融增速。

下半年政府部门加杠杆的形式是政策性金融工具和政策性银行信贷。

       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退坡,2022年7-10月,社融合计同比少增0.9万亿,其中政府债券拖累了约1万亿,政府部门加杠杆的方式切换为政策性金融工具和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

       6月1日和6月29日国常会分别提出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以及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投资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明确了下半年财政将通过政策性银行渠道弥补财政收支缺口,支持基建。

       从7月开始至11月底,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合计共投放7400亿资金,而这部分资金作为了基建项目的资本金,并没有被纳入到社融统计口径当中。而这部分基建项目的信贷配套融资,同步企业信用扩张,主要是企业中长贷明显增加,而这部分新增信贷多由政策性银行投放。

私人部门今年信用低迷,尤其是居民部门,地产销售持续不景气,居民信贷新增规模创近年来新低。

       上半年居民出现了罕见的“去杠杆”的现象。2022年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当月新增录得负值,这是自有数据统计以来的第一次,即使是2020年2月,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而随受疫情影响,4月居民中长贷再一次录得负值。短期内连续出现历史极端低值,反映了上半年居民融资需求一度落到冰点。

       而下半年地产销售仍未出现改善,新增居民信贷仍偏弱。2022年1-10月新增居民信贷3.39万亿,不及为2021年同期的一半,创近5年以来的最低值,地产部门不景气导致居民信贷低迷。

(四)信贷投放结构对狭义流动性产生扰动

在私人部门信用扩张不畅的情况下,今年信贷投放的增量较大主要集中在政策导向强的领域。

       其一,基建、制造业等领域信贷增速较好,制造业和工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速在二季度开始回升,基建相关信贷在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持下也有较好的表现。

       其二,结构性工具支持的领域信贷都有大幅提升。无论是绿色贷款、涉农贷款以及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都相较于2021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与之对应,今年贷款投放另一大特征,国有大行的信贷投放较强,而中小银行贷款投放偏弱。

       截至今年10月,全国中资大型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同比多增约2.2万亿。其中,四大行同比多增1.8万亿,国开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三家合计同比多增约0.4万亿。中资中小型银行贷款规模同比少增约0.7万亿,外资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同比均录得小幅少增。

私人部门信用不畅,导致流动性淤积的现象持续,并对商业银行体系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年初以来,实体融资需求持续不强,导致信贷投放出来,淤积于金融体系之内。M2增速居高不下,持续增速高于社融增速,这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究其原因,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导致居民和企业留存大量的现金,而实体活动受限,企业和居民资金使用活跃度下降,导致M2连续上升,并高于社融增速。

       同时,由于部分信贷投放政策性导向较强,并且信贷是由大行来投放,同时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使得银行存贷缺口拉大,大行需要去发行更多的同业存单以弥补负债端压力。这也就是今年大行同业存单发行占比偏高的原因。同时大行净息差承压,而今年城商行和农商行净息差相对稳定。

       为了缓解大行的压力,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主要大型商业银行在今年4月和9月分别下调存款利率,减轻负债端压力。

二、2023年货币信用展望:超额流动性逐步消退

(一)大财政格局下,流动性波动加

       2023年或依然是财政大年,也就意味着财政仍将影响流动性。但相较于2022年,2023年财政投放的规模和节奏对流动性的影响会有所不同。

其一,央行上缴利润的力度可能大幅缩减,财政被动投放流动性的作用可能会削减。

       今年央行上缴利润1.2万亿,实际投放基础货币规模堪比一次50BP的降准。对应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的其他负债项,从去年年末1.5万亿,一度下降至0.25万亿,且下降较快阶段是二季度,这也与流动性开始转松相对应。而2021年央行上缴利润并不会如此之大,这意味着财政支出可能不会出现类似今年上半年的如此大的基础货币,财政投放被动投放流动性的作用可能会减小。

其二,债券融资的规模可能会比今年更大,财政融资可能会导致流动性被动收紧。

       2022年财政可使用资金的规模实际大于专项债的额度,主要是由两部分资金:一部分是去年已经发行的专项债,但留到今年才使用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规模1.2万亿。另一部分是往年结存的专项债额度,这部分额度约5000亿,但却集中在下半年发行。

其三,政策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规模或继续扩大,流动性影响或更加难以估量。

       在私人部门信用复苏仍缺位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加杠杆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政策性金融工具仍可能作为财政融资的重要手段。另外,具有较强财政属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逐步扩容,支持特定领域信贷投放,这些工具的使用不仅仅会对流动性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催生结构性的转变,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分布发生改变,难以估量对整体资金面的影响。

(二)货币调控框架转型

2023年大财政格局不变,意味着财政收支规模或将高于以往,天然加大资金利率波动。央行调控框架或面临转变,货币端可能更注重熨平流动性的波动。

过去央行调控的空间根源在于出口和地产驱动银行扩表。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同时开启住房改革,商业银行扩表渠道就此打开。一则出口带来源源不断的外汇占款,在资产端形成国外资产,二则土地信用撬动出源源不断的商业信贷,尤其是PSL等工具形成了央行对银行的债权。一时间经济迅速扩张,银行也快速扩表。

       这一时期商业银行的结构特征赋予央行两个货币调控锚——基础货币管理锚定外汇占款,降准降息操作锚定银行信贷扩表。

未来中国出口趋势或下行,土地信用可能也将逐步降温。商业银行扩表的驱动力或将发生变化。以今年为例,居民部门缩表,政府部门取而代之,成为银行扩表的杠杆主力。

与之对应,央行调控锚也将发生变化。在明年仍可能是政府加杠杆的现实之下,货币调控更受财政节奏扰动。

       财政收支两端都将影响货币流动性。财政扩收时,从银行间虹吸流动性;财政支出时,向银行间投放流动性。一收一支,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因此波动。

       我们认为2023年流动性演绎的格局会与当下类似,财政融资和支出的节奏将会对流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短期内会造成资金面偏紧或偏松,尤其是类似于今年9月之后的流动性阶段性先紧后松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上演。货币端会注重熨平短期波动,保持资金利率中枢合理适宜。

(三)狭义流动性仍会保持偏宽松

       2023年,宏观经济仍将处于修复进程,当前受制于疫情反复,经济恢复速度缓慢,下半年整体经济增速仍在偏低区间,尤其是地产销售仍在低位。

       在地产未系统性修复、私人部门信用回升之前,后续经济仍需政府部门加杠杆。若要保障基建持续发力,明年仍需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以及其他政策性金融工具获取资金,而这也将是明年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基调。

明年上半年流动性边际转松,但不会比今年上半年更宽松。

       今年财政前置,上半年大规模支出之后,若要保障基建持续发力,三季度必须通过发债等工具获取后续支出的资金,导致财政端实际上“开源节流”,而这也将是下半年流动性,尤其是9月开始收紧的重要线索。

       明年财政端的节奏可能仍是财政前置发力,保证经济稳固回升,这就意味着明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力度或好于今年下半年。而明年上半年财政支出力度环比增强,财政对流动性的投放作用更强。

       但相比于今年上半年,一方面类似央行上缴利润的力度可能大幅缩减,另外一方面债券发行压力也将大于今年,决定了流动性不可能像今年上半年如此宽松。

地产基本面好转,或是流动性拐点的信号。

       如果地产基本面好转,或意味着私人部门信用回升,经济托底必要性减弱。信用端可能由政府加杠杆切换为私人部门加杠杆,央行调控空间增大,财政端对流动性的影响减弱,此时流动性的拐点可能出现。

(四)广义流动性的线索由政府部门向私人部门切换

2022年社融主要体现政府融资强,预计明年上半年可能仍将保持,明年下半年社融主线将逐步切换至私人部门融资,尤其企业、居民信用回升。

       明年上半年,社融增量主要或由政府债券(尤其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贡献。下半年随着地产部门逐步修复,经济企稳后,基建投资托底的必要性降低,政府融资需求下降,政府加杠杆的动力减弱。。

明年下半年房地产相关融资将有所修复。

首先,当前企业融资条件已经触底回升,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已有好转迹象。

当前地产纾困政策思路也从“保项目”转变为“保项目主体”。

       从11月8日的支持民营房企债券融资的“第二支箭”,到11月11日发布的地产“十六条”(《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再到11月21日新设立的2000亿保交楼免息再贷款,无一例外给前期收紧的地产融资政策松绑,而且明确支持企业主体融资。

当前房企开发贷增速拐点已现,信用债发行规模有望增加。

       当前房地产表内信贷受政策支持已经有触底反弹迹象,随着流动性问题得到缓解,加上政策支持房企发债力度加大,未来房企债券融资也将回暖,房企信用有望得以重塑,进而扭转居民购房预期,带动房地产相关融资持续迎来反弹。

其次,房企信用重塑,居民信贷有望小幅回暖。

       明年下半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房企信用重塑,各地房地产放松政策的效果有望显现,明年下半年地产销售或出现系统性改暖,直接带动居民信贷将有所好转。

三、2023年社融主要分项预测

(一)居民信贷

       2022年居民信贷相较于2021年几乎减半。一方面是房企信用资质恶化已经传递到居民端,抑制了需求释放。另一方面,经济相对较弱的地区,居民收入受疫情影响较大,由于对未来收入信心的下降,导致居民购房积极性不足。

       我们预计随着地产纾困政策加码,房地产企业融资改善,信用风险将逐步缓解,居民购房需求会逐步回暖。

       我们基准假设:2022Q4房地产继续处于磨底阶段,同比增速维持当水平,2023年房地产销售开始回暖,销售增速高点与2020年-2021年高点持平:

       (1)基准情形:从二季度开始摆脱磨底阶段,居民购房积极性回升,销售将逐步回暖,销售单季同比最高在四季度,在四季度与2020年-2021年地产增速高点持平。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0.8%,地产投资增速为1.5%,对应的居民信贷为5.4万亿。

       (2)乐观情形:从一季度开始摆脱当前磨底阶段,居民购房积极性回升,地产销售转正,销售单季同比最高在四季度,与20年-21年地产高点持平。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7.8%,地产投资增速为5.1%,对应的居民信贷为6.2万亿。

       (3)悲观情形:从三季度开始摆脱当前磨底阶段,下半年地产销售与今年相当,四季度增速达到最高点,全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4.2%,地产投资增速为-3.6%,对应的居民信贷为4.7万亿。

(二)政府债券

       明年财政预算内收入可能进一步下滑,更加依赖对非预算内收入,尤其是政府债券。

       我们给明年做出三种假设:

       (1)中性、乐观情况下,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略低于今年实际使用规模,政府债券同比多增1.2万亿。

       (2)乐观情况下,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与今年实际使用规模持平,政府债券同比多增1.5万亿。

       (3)悲观情况下,地方政府专项债比今年实际使用规模少5000亿(即往年结存的额度不再使用),政府债券同比多增1.0万亿。

(四)社融预测

       在假设其他分项如非标、企业债券融资等项目合计同比去年多增1-2万亿,尤其是非标融资,中性情况下,预计明年非标继续压降的情况下,其他项同比少增1万亿,误差在1万亿左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给明年的社融做出三种假设:

       (1)中性情况下,社融新增规模35.8万亿,新增信贷规模22.0万亿,社融同比增速为10.3%,M2增速为9.5%。

       (2)悲观情况下,社融新增规模33.5万亿,新增信贷规模19.0万亿,社融同比增速为9.5%,M2增速为9.8%。

       (3)乐观情况下,社融新增规模38.3万亿,新增信贷规模24.6万亿,社融同比增速为11%,M2增速为9.0%。

我们预计实际情况落在中性情形的概率较大,其中社融增速的高点出现在二季度。

       我们认为明年社融新增规模和增速与今年相仿,明年面临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地产将有多大程度的复苏。但至少从实际情况上看,即使地产维持2022年现状,在政府加杠杆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今年全年社融总量持平或略好于2022年比较合理。

四、总结:“超额流动性”演绎的核心仍在地产

穿透底层,今明两年货币信用端的核心演绎逻辑是是:“超额流动性”从何而来,又将流向何方。展望2023年,超额流动性红利消退或金融市场定价核心。

其一,居民去杠杆是产生“超额流动性”的主因。

       今年货币供给的扩张周期和过往有显著不同,政府加杠杆是今年以来信用扩张的主导,而私人部门尤其是居民信用偏弱。

居民部门负债和资产收缩,同时资产结构大幅向存款倾斜。这种资产负债行为清晰地描述了今年居民部门的选择——少购房,少认贷,降杠杆,多存款。正是这种不为常见的居民资产负债行为,银行负债端囤积大量资金,然而信贷又难以扩张,客观上带来宽货币和紧信用的流动性格局,导致今年M2与社融增速差扩大,产生了“超额流动性”。

其二,货币端的节奏实质上是被财政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