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央经济形势分析_中央经济工作 2021

2023中央经济形势分析_中央经济工作 2021

1.能够分析一下中国2023年经济发展形势?

2.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3.如何评价202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

4.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5.如何预测2023年经济形势?

2023中央经济形势分析_中央经济工作 2021

能够分析一下中国2023年经济发展形势?

       2023年中国经济趋势展望:有钱的将更有钱、国内市场是最大的方向和机会、就业压力更大了、老龄化与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将长期存在、技术发展日益聚焦数字化、价格低廉可能不再是我国的强项、农村开始恢复一定程度的发展、慢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专家提出好建议,政策定下好基调。

1、有钱的将更有钱

       从目前趋势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开始恢复已成定局,趋势明显。一句话:疫情三年,触底反弹。

       以旅游、餐饮和娱乐为代表的服务性消费,已经恢复甚至出现报复性消费现象。有钱人有资本开始赚钱,撑下来的行业与企业,开始积极运转,比其他人都领先一步开始赚钱,这将使得有钱的更有钱,没钱的还在找机会。

2、国内市场是最大的方向和机会

       大国之间的零和博弈,逐步发展为“负和博弈”,走向即便损害自身利益也要消耗对手的“负和”策略,中国的外贸经济深受其害。全球去全球化成为一段时期的主要特征,比如美国宁愿自己吃亏,也要让别人不好过。

       所以,我们的外贸企业只有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这是最大的方向,也是国家内循环政策下的机会所在。

3、就业压力更大了

       服务性消费不代表经济的全面繁荣,经济发展总体看好不代表就业需求旺盛。国内很多加工型外企迁往东南亚,全球供应链开始重构。我国的行业结构必然也会发生改变,在就业上的表现就是有些岗位需求增多,有些岗位需求大量减少。

       当代,以“汽车、冰箱、空调和手机”为新四大件的生产性消费,如果不能恢复带动经济发展,供应链转移带来的就业压力,势必更大。而国家大规模基建产生的岗位,与这些生产型岗位并不重合。所以,2023年有个好工作,能不辞职就尽量不要辞职了。

4、老龄化与少子化对经济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毫无疑问,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因素,现在中国出现老龄化和少子化,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加速显现。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在岗位上的比例越大,创新能力与意愿就越小,人们的储蓄率会更高,而且消费会越少。同时,社保和医疗支出增加,财政可持续性受到挑战,因而最终结果就是经济发展放缓,这是一个长期的影响。

5、技术发展日益聚焦数字化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信息技术和绿色科技是当前的重点,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在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区块链、生物技术等构建的数字经济时代,大规模定制、动态供应链、智能生产和服务、精准推送等将成为现代产业的新特点,这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美国之所以对中国的半导体芯片领域极力遏制打压,也正是原因之一,这些产业,无一不需要芯片供应。

6、价格低廉可能不再是我国的强项

       几年前我国在生产成本方面,除了人口成本,房租水电税等方面就不占优势了,现在人工成本相比东南亚也不占优势了。以价格低廉参与国际竞争,虽然这里边有国际政治的因素,但确实是价格低廉不再是我国的优势了。一个是在国内市场找出路,一个是提高技术含量,发展高科技路线。

7、农村开始恢复一定程度的发展

       城市中没有多余的岗位消化大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同时疫情的影响让一批人重新认识到农村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相当一部分人会留在农村发展,不管是被逼无奈还是主动选择,都在实际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疫情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对健康的认识,所以农村充足健康的产品和生活,会长时间的吸引城市人的目光和脚步,健康有机的农产品,在农村度过一段悠闲的乡村田园时光……

8、慢生活成为一种时尚

       人们意识到没必要背负30年的房贷,把自己钉死在一个地方,会存钱,也会把消费的目光转向自身的健康和享受生活,也就是把钱真正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服务性消费大兴,比如旅游餐饮娱乐等的热闹,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不为买房焦虑了,结不结婚生不生娃也想开了,压力骤然减轻了,也就没必要与时间赛跑了,很多人也逐渐适应了疫情期间养成的慢生活习惯,享受生活而不是做金钱的奴隶,慢慢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9、专家提出好建议,政策定下好基调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3年经济形势会上升。

       随着全球逐渐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2023年的经济形势将呈现出复苏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各国领导将加大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促进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全球领导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此外,全球领导还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就业和消费。这将有助于提高全球经济的增长率。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将逐渐复苏,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将加剧,这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各国领导应该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的建设,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经济形势降低的原因

       人口老化和生育率极低,人口减少都会造成经济形势下降。长期来看生育率降低是正常趋势,但各国的生育率低还受到贫富差距、底层生活无望的影响。所谓少生不生、幸福一生!只有降低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给与生活希望,提高生活水平才能解决生育率过低问题。

       各国的贫富差距也比较大,大多数人一直缺乏足够保障和收入,消费能力低。各国前期主要靠房地产和领导投资在拉动消费和生产。但共同富裕必须和加强法治结合,否则按路径依赖的做法,只会加大各国企业家的恐惧。

如何评价202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稳定经济、加强基建、经济融合。

       1、稳定经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成为2023年经济工作重心。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这意味着在2023年,我国政府将把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就业和维护物价稳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加强基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开展投资。会议明确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手段,要适度超前开展投资。这一点体现了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会议对未来经济发展信心。

       3、经济融合: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会议针对当前平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这意味着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国政府将积极引导平台经济走向规范化、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目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会议,其核心目标在于对过去一年的经济形势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这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就业状况等具体数据的回顾,更是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确保我们对经济形势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

       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要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政治经济的复杂性增加,我国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具有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功能。在经济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但为了实现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各方必须形成合力,确保各项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

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第一,全力拼经济。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释放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提振各界信心的信号。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明确提出“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预计2023年将提高赤字率,扩大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稳增长、扩内需、保民生。

       第三,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预计货币政策继续降息降准,延续适当宽松。政策性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发力宽信用,在推进基建、支持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稳楼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提振市场信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会议明确强调“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2022年积极财政发力注重“提效能”,稳经济。

       第一是适当提高赤字率,既体现逆周期调节作用,避免地方财政扩张过快带来的债务压力;又可释放积极财政稳增长的信号。 2022年两会确定的赤字率为2.8%,赤字规模337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265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中央财政承担了78.6%的赤字。

       第二是通过准财政工具助力稳增长,如专项债限额空间的使用、政策性银行工具、PSL等。

       第三是发行特别国债。特别国债的发行审批较为灵活,不计入赤字,2020年发行的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用于扩大投资和消费,很好地发挥了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作用。

       在“提效”上,预计2023年经济仍需基建发力,专项债需与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强配合,推动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提升财政实施效果。

如何预测2023年经济形势?

       一、财政政策

       1.积极财政政策:2023年财政政策将保持积极态势,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税降费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

       2.结构调整: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创新、绿色、民生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持债务适度增长,避免债务过快上升。

       4.预算管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监管,提高预算透明度,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二、货币政策

       1.稳健货币政策:2023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稳定增长。

       2.利率市场化: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利率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3.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加强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丰富政策手段,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4.金融风险防范:加强金融风险防范,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市场稳定。

       2023年经济形势如下:

       一是外需将会明显减弱,随着202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的回落,以及部分经济体可能步入衰退,外需将较2022年有明显减弱,这会导致中国出口增速恢复常态。而自疫情爆发之后的近三年时间以来,出口的强劲增长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之一。

       二是资本外流可能显著放缓,美联储在2022年陡峭地加息缩表,导致中国出现了明显的短期资本外流。而2023年,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的放缓至结束,美元指数也将逐步回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预期逐渐减弱,甚至可能在下半年出现一波反弹,中国的短期资本外流也可能明显放缓。

       三是中美关系有望边际回暖,在召开的G20印尼峰会之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在短期内有望边际回暖,民间交流则有望更快恢复。

经济复苏

       其一,居民消费将逐渐改善,当前消费增速放缓与疫情的反复和持续关系密切,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一方面导致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另一方面促使消费者信心的大幅下滑,两者都压制了居民消费意愿,造成居民部门集体推迟耐用品消费。

       其二,制造业投资缓慢爬升,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高位,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而PPI同比增速则已由正转负,工业品出厂价格趋于下降,这意味着上中游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将受到挤压。

       其三,房地产投资难以显著反弹,2022年11月以来,部门单位纷纷出台了地产保交楼纾困政策。同时,监管陆续出台了包括信贷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在内的地产“三支箭”政策组合以支持地产民企融资。从房企拿地、新开工等数据推测,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录得负增长。